2012中国-欧盟语言合作研讨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
日期:2012-12-05 16:24 来源: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处
日期:2012-12-05 16:24 来源: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处
12月1日,由中国教育部、欧盟委员会主办,中国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支持,我校承办的2012中国—欧盟语言合作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来自中国和欧盟的200多位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高教管理工作者共聚北外,研讨当前中欧语言合作领域的前沿和热点问题。
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郝平,欧盟委员会教育、文化、多语言和青年委员瓦西利乌女士,我校党委书记杨学义,校长韩震,副校长钟美荪、马燕生,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李宇明,欧洲新闻发展部主任菲利普•凯拉等出席研讨会开幕式。研讨会开幕式由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张秀琴女士主持。
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推动与欧盟的语言交流和合作,中欧双方也一致认同语言多样性在促进跨文化交流和增进中欧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因此,双方2012年建立了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标志着人文交流正式被确立为中欧关系的第三支柱。“中欧语言合作研讨会”自2009年成功举办以来,目前已是第三届,已成为双方人文交流和教育合作的重要载体和良好平台,并将继续推动中欧人文交流向深层次发展。
欧盟委员会教育、文化、多语言和青年委员瓦西利乌女士在致辞中表示,中欧双方都将语言视为促进人与人交流的有力工具,此次研讨会的召开旨在进一步促进多语言交流,进一步探讨多语言合作机会。瓦西利乌委员指出,语言、教育、文化和青年是相互关联的,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将促进汉语在欧洲的推广和欧盟官方语言在中国的传播,并促进中欧教育、青年和文化交流。
韩震校长在致辞中表示,北京外国语大学作为中国开设语种最多的大学,完整开设了欧盟国家23种官方语言,全面启动了“欧盟语言文化教学研究平台”,为中欧关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北外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在中西之间建起对话的桥梁,为融通中外文化血脉,更好地实现“让中国了解多样的世界,让世界理解变化中的中国”的时代使命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李宇明教授和欧洲新闻发展部主任菲利普•凯拉(Philippe Cayla)作大会主旨发言。
在分组讨论和闭幕发言中,来自中国和欧洲的200余名参会代表围绕“语言教学的策略与方法”、“学习流动性和跨文化能力”、“多语教育与文化多样性”、“汉语在欧洲的推广和欧盟官方语言在中国的传播”等议题进行了热烈深入的研讨,在语言合作方面达成了广泛的共识。
会议开幕前,中国教育部郝平副部长与欧盟教育、文化、青年和多语言委员瓦西利乌女士举行了非正式会谈,教育部国际司张秀琴司长、我校韩震校长、副校长马燕生陪同郝平副部长会见了客人。
在会议开幕的当天上午,来自欧盟的参会代表来到我校欧语学院 、德语系、法语系和西葡语系分别观摩了我校的德汉同声传译课、波兰语口译、法语视听说、保加利亚语视听说、基础意大利语、及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等课程,并与我校师生进行了交流。欧盟代表对我校的欧盟语言教学质量给予了高度赞扬,对我校在欧盟语言教学上取得的成绩表示钦佩。很多代表还提出了具体合作建议。
2012年4月,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第一次会议在布鲁塞尔启动,国务委员刘延东与欧盟委员会教育、文化、多语言及青年事务委员瓦西利乌签署了《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第一次会议联合宣言》,在该机制框架下,中欧双方同意在高等教育和语言合作领域共同启动一系列后续行动。本次研讨会是中国-欧盟语言合作的第三次研讨会,是中欧人文机制框架下的一场标志性活动,也是加强中欧语言合作,推动世界语言多样性发展的具体实践。
(责任编辑:www.s-myth.com)
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郝平,欧盟委员会教育、文化、多语言和青年委员瓦西利乌女士,我校党委书记杨学义,校长韩震,副校长钟美荪、马燕生,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李宇明,欧洲新闻发展部主任菲利普•凯拉等出席研讨会开幕式。研讨会开幕式由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张秀琴女士主持。
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推动与欧盟的语言交流和合作,中欧双方也一致认同语言多样性在促进跨文化交流和增进中欧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因此,双方2012年建立了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标志着人文交流正式被确立为中欧关系的第三支柱。“中欧语言合作研讨会”自2009年成功举办以来,目前已是第三届,已成为双方人文交流和教育合作的重要载体和良好平台,并将继续推动中欧人文交流向深层次发展。
欧盟委员会教育、文化、多语言和青年委员瓦西利乌女士在致辞中表示,中欧双方都将语言视为促进人与人交流的有力工具,此次研讨会的召开旨在进一步促进多语言交流,进一步探讨多语言合作机会。瓦西利乌委员指出,语言、教育、文化和青年是相互关联的,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将促进汉语在欧洲的推广和欧盟官方语言在中国的传播,并促进中欧教育、青年和文化交流。
韩震校长在致辞中表示,北京外国语大学作为中国开设语种最多的大学,完整开设了欧盟国家23种官方语言,全面启动了“欧盟语言文化教学研究平台”,为中欧关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北外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在中西之间建起对话的桥梁,为融通中外文化血脉,更好地实现“让中国了解多样的世界,让世界理解变化中的中国”的时代使命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李宇明教授和欧洲新闻发展部主任菲利普•凯拉(Philippe Cayla)作大会主旨发言。
在分组讨论和闭幕发言中,来自中国和欧洲的200余名参会代表围绕“语言教学的策略与方法”、“学习流动性和跨文化能力”、“多语教育与文化多样性”、“汉语在欧洲的推广和欧盟官方语言在中国的传播”等议题进行了热烈深入的研讨,在语言合作方面达成了广泛的共识。
会议开幕前,中国教育部郝平副部长与欧盟教育、文化、青年和多语言委员瓦西利乌女士举行了非正式会谈,教育部国际司张秀琴司长、我校韩震校长、副校长马燕生陪同郝平副部长会见了客人。
在会议开幕的当天上午,来自欧盟的参会代表来到我校欧语学院 、德语系、法语系和西葡语系分别观摩了我校的德汉同声传译课、波兰语口译、法语视听说、保加利亚语视听说、基础意大利语、及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等课程,并与我校师生进行了交流。欧盟代表对我校的欧盟语言教学质量给予了高度赞扬,对我校在欧盟语言教学上取得的成绩表示钦佩。很多代表还提出了具体合作建议。
2012年4月,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第一次会议在布鲁塞尔启动,国务委员刘延东与欧盟委员会教育、文化、多语言及青年事务委员瓦西利乌签署了《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第一次会议联合宣言》,在该机制框架下,中欧双方同意在高等教育和语言合作领域共同启动一系列后续行动。本次研讨会是中国-欧盟语言合作的第三次研讨会,是中欧人文机制框架下的一场标志性活动,也是加强中欧语言合作,推动世界语言多样性发展的具体实践。
(国际处 陈征 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