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什么是理想的教育
2012年10月18日08:3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什么是理想的教育
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 朱永新
公平和效率的问题,始终是任何改革都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公平优先还是效率优先?既反映了改革的不同价值取向,也是改革处在不同时期时的不同选择。教育改革也不例外。
应该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推进教育公平的问题上也做出了很大努力。我们比较成功地解决了“穷国办大教育”的世界性难题,全面实施了免费义务教育,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但总体而言,我们的教育改革更多的走的是效率优先的路线。无论是中小学的实验学校建设、重点学校建设、示范学校建设,还是大学的“211”工程和“985”计划,几乎所有的教育政策、资源配置都是往好学校里集中,而忽略了给最需要的地区配置资源,造成了城市和乡村、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近10年来,尤其是2003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以后,我们才开始自觉地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把“促进公平”写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20字方针,把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主张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同时明确提出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要求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温家宝总理也多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向全国人民承诺: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的教育公平迈出了重大步伐。如全面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的学杂费,为农村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和免费午餐,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寄宿生生活补助,为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提供助学金等。今年8月,国务院又出台文件,要求进一步推进教育公平,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鼓励建立学校联盟,提倡对口帮扶,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进一步均衡配置办学资源,增加财政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以及薄弱环节的投入。进一步均衡配置教师资源,鼓励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进一步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少年、孤儿、流浪儿童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等。应该说,一场教育公平的攻坚战正在打响。
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实现教育公平仍然有漫长的道路要走,东部和西部、城市与农村、同一个区域中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等发展仍然很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的逆向流动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教育的差距仍然在扩大。目前,中国教育的许多问题,如择校热、乱收费、课外班等问题的根源也在于此。如果不痛下决心重新配置教育资源,教育很难走出困境。
促进教育公平应是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前提。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最关键的重点和难点,仍然是推进教育公平。应该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方针。当务之急,是重新进行教育资源的配置,重点向农村、边远地区、薄弱学校倾斜。应该通过建立国家教育标准、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教师流动、组建教育集团等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全方位地推动教育的均衡发展,推动薄弱学校的改造。一个理想的教育,应该努力做到保证机会公平——让所有孩子有学上,争取条件公平——让所有孩子上好学,关注结果公平——让所有孩子学习好。
坚定不移走内涵发展之路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 钟秉林
回顾过去十年,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进程,成绩令人鼓舞。高等教育大众化稳步快速推进,高等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水平大幅提升,高等教育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已形成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共识。
回顾过去十年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进程,经验弥足珍贵。概括起来,就是要正确处理五个方面的关系:一是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高校稳定在我国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的同时,始终保持稳定,未出现大的动荡。二是规模、质量与效益的关系。我国在高等教育规模拓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及时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促进内涵发展上来,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进行了全面部署。三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地方高等教育是推动大众化的生力军。十年来,中央逐步加快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的力度,加强省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统筹,进一步巩固了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四是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十年来,我国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谋划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努力搭建高校与行业、企业合作的平台,支持协同创新,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更加紧密。五是资源拓展与优化配置的关系。十年来,我国在不断拓展高等教育资源的同时,逐步建立健全资源配置机制,推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办学经费等紧缺资源的合理配置,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办学效益。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新阶段。
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是系统工程,涉及高等教育观念变革、体制改革、经费投入和使用管理、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等方方面面,同时还与社会用人制度、产业政策等紧密相关,需要从整体上进行谋划。必须坚持不懈地推进改革创新,着力破除制约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必须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引导高等学校集中精力抓好人才培养;必须加快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实现管办评分离;必须进一步完善办学体制,充分调动全社会办学积极性;必须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更好地发挥办学效益。
下一个十年,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为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奠定坚实基础。
着力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
厦门大学—香港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林金辉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教育对外开放成就斐然,一个充满活力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稳步上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日益提高。
2011年,我国出国留学生人数达33.97万人,占全球总数的14%,居世界第一;194个国家和地区的29万多人来华留学;经审批机关批准设立或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达1594个;我国已与近50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政府间的学历学位互认协议,与近200个国家和地区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建立了教育合作与交流关系。
十年来,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实践,是中国特色教育国际化之路的成功探索,其经验和启示主要有三:
一是主动适应世界教育发展新趋势。十年来,我们坚持教育对外开放的主体战略定位,先后提出了一系列包括教育开放在内的对外开放战略,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在教育对外开放上又提出了一系列新观念、新命题,明确提出了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新要求,实现了教育对外开放理念和发展战略上的重大突破。
二是以教育对外开放促进国内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对外开放必须适应和服务于大局,适应和服务于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的发展和成长。为了推进以教育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公平,我们在教育对外开放实施战略和策略上不断进行调整;这种调整体现在教育行政部门的一系列政策信号和政策措施上。
三是教育对外开放要走中国特色创新之路。十年间,我们平等对待各国文化,注重双向交流,让世界了解我们的文化;在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经验时加以本土化改造,在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过程中不断实现创新和超越。
未来十年,仍然是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教育对外开放,我们才能以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责任编辑:www.s-myt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