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香港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主任林金辉——
创新,旨在实现质的突破
2011年02月25日07:2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当前,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趋同化的弊端。一些机构、项目目标模糊,定位不清,导致办学质量低劣、社会公信力不高。在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的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怎样实现质的突破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办学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布局调整是前提。应当根据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地域、学科、专业分布以及机构和项目的比例等进行调整,优化资源配置,使布局更加均衡,分类更加明确,层次更加合理,切实杜绝低水平重复。
创新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是关键。根据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应当在人才培养规格、培养计划、教材选择、培养过程、培养方式、教学制度、师资管理、学生素质建构等方面,借鉴国外的经验,选择多样化的模式。例如,对引进的国外课程,决不能采取简单机械的“拿来主义”办法,而应当结合实际加以本土化改造,在消化、吸收基础上进行利用和创新。再比如师资管理,一些外教因为教学、科研及生活条件等原因“来去匆匆”,频繁的教师更换使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应不断创新师资管理机制,在政策上进一步保障外教的工作生活条件,同时严格外教的准入门槛,切实保证引进的教师留得住、用得上。
科学有效的评估和执法处罚是规范办学、依法管理的重要手段。办学失范、有法不依、管理不力,创新就无从谈起。虽然执行中难免会碰到问题和阻力,但只要有利于质量提升,就应该坚持下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式,不断加大依法奖优惩劣的力度;还应通过建立投诉仲裁机制加强对办学者的监管,提高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自觉性和创造性。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还需加强对中外合作办学的科学研究,充分发挥其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功能。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应当把研究提升到学科建设的高度,适时建立一门新的学科——中外合作教育学,以中外合作办学为研究对象,由此形成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这不仅有益于以专业教育的方式培养中外合作办学所需的大批高素质专门人才,而且有利于以学科建设和理论创新引领中外合作办学实践,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
(本报记者 袁新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