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牢固纽带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人文交流思想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田学军
(2017年12月7日)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把人文交流同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一道,确立为新时期我国对外交往工作的三大支柱,是习近平总书记洞察国际大势、把握时代脉搏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通过完善人文交流机制,创新人文交流方式,在更高站位、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推进了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互鉴,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更多中国智慧、中国理念和中国倡议。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文交流的重要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思想,对于通过“抓民心、倡理念、讲故事、促合作”进一步做好我们的工作,推进中外民心相通和文明互鉴,进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加强人文交流、夯实民意基础,是正确回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重大问题,着力破解“和平、发展、治理”三大赤字,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强有力文明支撑的必然要求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民心是基础,抓住了民心,就抓住了一切。我们需要为民族复兴、人类进步、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夯实社会民意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对外交往工作时强调:“关系亲不亲,关键在民心。”并真诚希望:“让所有的人民免于饥寒的煎熬,让所有的家庭免于战火的威胁,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和平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得民心的前提是“识民情、接地气”,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一大鲜明特色。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中,围绕“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个涉及全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深刻揭示了近100多年来世界各国人民相继提出的三个方面最迫切的愿望、呼声和诉求:一是上世纪上半叶以前,人类遭受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那一代人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免于战争、缔造和平。二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殖民地人民普遍觉醒,他们最强劲的呼声,就是摆脱枷锁、争取独立。三是冷战结束后,各方最殷切的诉求,就是扩大合作、共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把战争比喻为“魔鬼和梦魇”,把和平比喻为“空气和阳光”,强调“一切有良知、爱好和平的人们都应该行动起来,共同制止战争、维护和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
我们怎样才能有效破解和平、发展、治理这“三大赤字”呢?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加强世界各国人文交流,促进不同文明包容互鉴,为人民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这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是维护世界和平的牢固纽带。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基础上得出这样的结论:“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国家关系发展,说到底要靠人民心通意合。”“如果说政治、经济、安全合作是推动国家关系发展的刚力,那么人文交流则是民众加强感情、沟通心灵的柔力。只有使两种力量交汇融通,才能更好推动各国以诚相待、相即相容。”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上积极倡导加强世界各国人文交流、促进不同文明包容互鉴,说到底就是要通过文明交流、平等教育、科学普及,消除不同国家、民族和宗教之间的隔阂、偏见、仇视,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进而形成有效防止和反对战争、推动共同发展的强大力量。而这样的目标,最终指向的是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历史进程中持续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如果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创造祖国美好未来而共同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那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则是凝聚各国人民为解决和平、发展、治理这三大赤字而坦诚沟通、相向而行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我们要通过扎实有效的人文交流,推动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的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观,蕴涵着人类社会未来方向的共同价值,是我们加强同世界各国人文交流、促进不同文明互鉴,必须始终秉持的正确态度和原则
近年来,为了把中外友好的桥梁筑得更宽更牢,我们建立了中美、中俄、中英、中欧、中法、中印尼、中南非、中德等八大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文交流也日益深化,交流领域涵盖了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旅游、妇女、青年、智库、新闻传媒、地方合作等各个方面,立体推进中外人文交流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人文交流的核心是文明交流。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并推动落实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观,是近年来我国中外人文交流领域取得显著成效的重要指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不同的社会制度可以相互包容,不同的发展模式可以相互合作,不同的价值文化可以相互交流。实践充分证明,文明交流互鉴是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也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我们倡导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就是要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而决不能唯我独尊、肆意贬低其他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中国人早就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文明交流互鉴不应该以独尊某一种文明或者贬损某一种文明为前提,决不能搞“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做法。如果看到别人的文明与自己的文明有不同,就感到不顺眼、不舒服就要千方百计去改造、去同化,甚至企图以自己的文明取而代之,进而建立单一文明的一统天下,这样的企图注定了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不仅不会成功,而且会给世界文明带来深重灾难。历史和现实也告诉人们,只有尊重和维护世界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是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甚至相互攻击、相互贬损,世界文明之园才能万紫千红、生机盎然。
——我们倡导尊重文明的平等性,就是要推动不同文明在“各美其美”的同时,能够自觉做到“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平视而不是俯视其他文明。当今世界有70亿人口,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5000多种语言。不同民族、不同文明多姿多彩、各有千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换句话说,世界上的每一种文明在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时,既要自觉珍惜和维护本国本民族的文明成果,又要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别的国家和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与精华。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平等和尊重是文明相处之道,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要想真正了解各种文明的真谛,就必须秉持平等、谦虚的态度。反之,如果居高临下对待一种文明,不仅不能参透这种文明的奥妙、感悟这种文明的光芒,而且会与之格格不入。
——我们倡导尊重文明的包容性,就是要以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在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中不断为各种文明注入蓬勃生命力。当今世界,是一个由不同文化、种族、肤色、宗教和不同社会制度组成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人们对物质文化的需要可以说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们倡导尊重文明的包容性,就是主张在对外交往中,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践行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在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道路、价值信仰等方面的选择,推动不同文明共同发展进步,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福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我们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俗话说得好:“合则强,孤则弱。”“独行快,众行远。”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开创结伴而不结盟的国际关系新模式:在对外交往中,如果能够与对方志同道合,这是最好的方式;反之,能够与对方求同存异,这也是不错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异,也是伙伴。”“伙伴意味着一个好汉三个帮,一起做好事、做大事。”换句话说,“朋友多了,路才好走。”只要我们秉持这样的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我们要努力推动不同文明在相互尊重、和谐共处的基础上实现交流互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任何一种文明,不管它产生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社会土壤之中,都是流动的、开放的。这是文明传播和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我们要牢记“文明在开放中发展,民族在融合中共存”,在交流互鉴中推动中华文明在内的人类文明永葆生机和活力。
应当看到,在五千年未曾间断的文明史上,中华文明不断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获得丰富营养,同时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要贡献。近代以来,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更是频繁展开,这其中有冲突、矛盾、疑惑、拒绝,但更多是学习、消化、融合、创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坚持“把世界一切先进技术、先进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坚持文化自信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到在加强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过程中,中国将始终做一个虚心学习的国家。他说,中国虽然取得了巨大发展成就,但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需要面对和破解的发展难题依然很多,任重而道远。中国人民为自己取得的成绩感到自豪,但不会骄傲自满、止步不前,而是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以开放包容心态虚心倾听世界的声音。
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到了中国古人关于“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观点,强调指出,对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无论是古代的中华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埃及文明、两河文明等,还是现在的亚洲文明、非洲文明、欧洲文明、美洲文明、大洋洲文明等,我们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都应该积极吸纳其中的有益成分,使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中的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我理解,习近平总书记这段重要论述,正是我们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的时代条件下,在世界范围内倡导尊重和推动落实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观,切实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以“四个自信”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积极扩大国际话语权,让中国思想、文化和价值体系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理解和高度认同,是我们完善中外人文交流布局、改革各领域人文交流内容形式需要正确把握的要义
中国发展的成就举世瞩目,中国与世界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中国道路”获得广泛赞誉的同时,“中国威胁论”“中国搭便车论”等奇谈怪论也时有发生。这其中也许有认知上的误读,但不排除少数人根深蒂固的偏见甚至恶意诋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是我们在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促进不同文明包容互鉴的各项工作中,所要着力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我们需要增强国家软实力,为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
讲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201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会晤后共同会见记者时指出: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它“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他还提出:“中美应该也可以走出一条不同于历史上大国冲突对抗的新路。”“共同努力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相互尊重,合作共赢,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这两大文明体系,在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加强对话和交流,就是要超越“文明冲突论”的谬论,超过“国强必霸”的逻辑,超越“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零和思维。习近平总书记还在多个场合表示:“中国人民愿意同各国人民在实现各自梦想的过程中相互支持、相互帮助,中国愿意同各国尤其是周边邻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他强调:“中国人民深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艰辛,对各国人民取得的发展成就都点赞,都为他们祝福,都希望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不会犯‘红眼病’,不会抱怨他人从中国发展中得到了巨大机遇和丰厚回报。中国人民张开双臂欢迎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
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步性。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制度,是中国人民基于社会发展规律、国际经验特别是自身多年来艰苦卓绝实践而探索总结出来的。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不遇的大变局之中,当代中国已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现在,国际社会对中国治理能力高度认可的人、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高度认同的人越来越多,中国理念、中国价值、中国主张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一些外国学者认为,中国的快速发展,导致一些西方理论正在被质疑,一种新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正在颠覆西方的传统理论。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当乘势而上、顺势而为,紧紧围绕“中国为什么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个国内外普遍关注的问题,在讲清楚“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这个道理的同时,讲清楚“中国道路”就是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奋斗实践中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为此,要深入研究和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学科体系、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丰富内涵、独特要求和强大生命力传播出去,增强世界各国对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的了解和理解、认可和认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还没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我们不会强制别的国家、别的民族复制我们的发展模式和道路,但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和大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讲中国价值观蕴涵的共同性。文明的影响力,取决于大家对其价值体系的认同,没有价值观的认同很难共行走远。价值观是硬的软实力,是话语权、“好故事”的重要方面。一方面我们需要海纳百川,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走向世界,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人文交流的各环节各领域,不断提升我国道义感召力。“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文明多彩与物种多样,一同构成我们这个星球的生命本源。多样性是万物的本然,也是共生的基本前提。“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因此,“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同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孕育着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价值理想。我们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都需要大写特写,向世界准确传达中国声音。
讲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厚重性。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源远流长、绚丽多彩、灿烂辉煌,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世界的宝贵财富,是全球唯一不曾间断并继续弘扬发展的古老文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导向、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他还指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对于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含义。要注重展现中华文明深厚底蕴、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升华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外交往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一带一路”倡议、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义利兼顾的正确义利观,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以及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观等创新理念,都是立足实际、着眼未来,创造性运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解决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面临的一系列难题的生动体现和重要遵循。中国古代就有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被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誉为“最纯粹的道德准则”,早在18世纪末就被写入法兰西《人权宣言》。国际社会还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视为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黄金法则”,镌刻在联合国总部大厅墙上。还有中国古代的“和”“合”思想,与我们现今的共赢理念相通相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但电话、网络永远不能取代人与人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植根于人心的友情,才是牢不可破的。”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中谈道,中国是东方文明的重要代表,欧洲则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我们需要用外国民众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的途径和方式,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世界对中国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正确观察中国必须坚持“两个要看”和“两个更要看”,中国的发展成就,是中国人民几十年含辛茹苦、流血流汗干出来的。观察中国发展,要看中国人民得到了什么收获,更要看中国人民付出了什么辛劳;要看中国取得了什么成就,更要看中国为世界作出了什么贡献。这才是全面的看法。
在过去5年中,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遍访五大洲不同类型国家以及主要国际和区域合作组织,与各国领导人、各界人士和社会民众广泛深入接触和交流,讲述中外互利合作的典型事例和人民交往的友好佳话,阐释各国和各国人民结伴而行、共创美好未来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外交往中坚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取信于人,不仅提出了新理念、采取了新举措,而且展现了新风采、赢得了新赞誉,拉近了中国人民与其他国家人民的距离,使彼此更友善、更亲近、更认同、更支持。习近平总书记以身教作典范,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我们进一步做好中外人文交流工作指明了方向。
四、写好新剧本、当好新角色、做好中国方案,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统筹推进人文交流所涉及的各个领域工作,做好我们的事情,向世界提供大规模、高质量的人文公共产品
历史发展表明,大国地位总是变动不居的,国家竞争力取决于综合国力的消长和基于综合国力的领导力的增减。在我国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面临着如何写好新剧本、当好新角色、担好新责任的全新课题。要做好新时代人文交流工作,就必须紧紧围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战略目标和任务要求,统筹谋划各项工作,创新交流机制,扩大合作领域,抓住重点,整体推进。
编好中国方案。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加强宏观设计,在完善中外人文交流布局、提升政策设计针对性、加强平台渠道建设、创新内容形式等方面下功夫。针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需求,努力提出解决热点问题的新理念、新倡议、新方案,彰显负责任大国形象。高度重视与不同国家、合作平台的差异化人文交流方案设计,创新高级别和重点人群人文交流机制,巩固传统优势品牌、打造新品牌和创立国际知名品牌,完善全社会广泛参与的体制机制。在中外人文交流中,要始终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任何时候都要有底线思维和红线思维。
促进各领域交流。搭建平台、疏通渠道、完善机制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贯穿其中的则是推进人的对外开放和交流互鉴这条主线。要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双向发力,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旅游、媒体、地方、青年、妇女、档案、语言文字、智库、企业等领域全面开展务实合作,人与事的开放、交流相辅相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所带来的商品流、信息流、技术流、人才流、文化流,如长江之水,挡也挡不住。一个国家要推进对外开放,必须首先推进人的对外开放;加强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必须首先是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鉴,在促进人们眼界、思想、知识、技术走向开放的同时,推动国际人才交流合作走向深入。同时,还要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突破人文交流固有模式,创新内容手段形式,推动各项工作蓬勃开展,积极应对和融入国际文化市场,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和丰硕成果。这不仅有利于我们积极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也有利于促进不同文明相互尊重、促进世界各国人民相互理解。
夯实教育基础。中外友好的根基在民众,希望在青年。教育是千秋大业,是赢民心、出思想、抓工作的基础,与科技、文化、青年、智库等各领域人文交流工作密不可分,本身也是人文交流开展的重要方面。我们要以深入做好中外留学、合作办学、人才引进、协同创新、汉语教学、文化传播、学位互认等工作为重点,通过扩大教育双向开放,增进各国学生对中国发展的了解和中国文化的认同,以及对各民族历史文化、现实奋斗和未来愿景的体认,积极引导他们知华、友华,并确立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的远大志向。鼓励大中小学利用自身优势主动担当人文交流重要主体作用,开辟多种语言文化交流渠道,强化“互联网+语言教学+人文交流”,重点支持汉语、中医药、民俗、武术、美食等代表性项目“走出去”,做大做强孔子学院等文化品牌。
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习近平总书记着眼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促进各国共同繁荣提出的“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已经成为我国迄今向世界提供的最重要、最成功的公共产品,必将进一步有效推动全球经济再出发、实现经济全球化再平衡。我们要紧密配合“一带一路”建设,把沿线支点国家作为中外人文交流优先方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一带一路”延伸之处正是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聚集活跃之地。可以说,“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承载着沿线65个国家和地区44亿人民对和平安宁的期盼、对共同发展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且承载着他们对文明交流的渴望。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民众相亲相交。只要我们相向而行,心连心,不后退,不停步,我们一定能迎来路路相连、美美与共的那一天。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德国汉学家、孔子学院教师代表和学习汉语的学生代表座谈时指出:“在中外文化沟通交流中,我们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潜移默化,滴水穿石。只要我们加强交流,持之以恒,偏见和误解就会消于无形。”这构成了人文交流实践的方法论体系。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人文交流的实力和动力层面,五千年文明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实践,是我们文化影响力和感召力的源泉;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在人文交流的形式与内容层面,要以诚感人、以心暖人、以情动人和以理服人、以德服人;潜移默化,滴水穿石,在人文交流的方法与效果层面,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要把人文交流融于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人员大流动、技术大发展之中,从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大范围推动人文交流,为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来源:中国教育报)
(责任编辑:www.s-myt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