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教育“十二五”规划
新时期教改发展的新思路和新特点
2012-07-27 来源: 《中国教育报》
陈国良
教育“十二五”规划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从战略高度确立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方向、突破重点、路径策略和分阶段要求。
一、转变观念、推动教育科学发展是积极应对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挑战的必然选择
从全球来看,在竞争日益加剧的严峻环境下,我国要赢得主动地位、塑造国家竞争新优势,必须确立面向未来的科学新思路,从服务国家战略角度谋划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全局。
从国内看,“十二五”时期仍是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对提高教育服务能力,造就大批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更加突出。同时,随着知识技能价值的日益凸显,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渴望更加强烈,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越发重要。
二、教育“十二五”规划充分体现了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要求
教育“十二五”规划定位于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计划和行动计划,明确了未来五年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以及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领域、重点区域、薄弱环节和热点难点,体现了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新理念。
一是凸显以人为本的科学新理念。教育“十二五”规划坚持以人为本,聚焦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落脚点,提出全面发展和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终身学习观念、系统培养观念、科学的质量观等教育新理念。围绕落实素质教育战略主题,将更好地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发展目标和落实工作任务的引领性标志。
二是突出强调了教育公平。规划将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重点任务,从解决“入园难、入园贵”入手,提出了加快发展学前教育,以推动学校标准化建设为基础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保障特殊群体上学,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完善学生资助等若干方面的政策措施,努力扩大和保障公平受教育机会,全面促进教育公平。
三是突出强调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规划将建立健全教育标准作为制度创新的重点任务,提出到2015年初步形成国家教育标准体系的目标,从学校建设标准、教师队伍建设标准、教育质量标准等六方面提出了教育标准体系建设目标,以标准提高质量。同时,把加快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建设作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通过抓导向、抓评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是突出了教育体制改革创新。规划牢牢抓住人才培养改革的核心,将国家教育制度改革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特别注重谋划制度创新的推进战略。通过推进教育“三个优先”保障制度等十一个领域国家教育制度改革,注重系统设计、整体推进,强调重点突破、试点先行,以教育与经济社会结合、产教结合等关键领域的制度改革为突破,把握体制创新的主攻方向,全面形成有利于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五是更加注重教育协调发展。与以往规划有所不同,教育“十二五”规划不仅注重区域和城乡协调,还从加快构建现代教育体系的高度,更加关注完整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强调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更突出人才培养结构与经济社会需求的协调性。
六是突出了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衡量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标志。从服务于国家战略出发,强调将服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和理念贯穿到教育工作全局,发挥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作用,尤其加快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切实增强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
(作者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
(责任编辑:www.s-myt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