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04日02:24 来源:新京报
连虓
北京爱迪学校城市校区执行校长。北京爱迪学校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国际学校之一,也是惟一一所采用全英文授课并且完全与国际接轨的澳洲同步课程的国际学校。爱迪学校致力于打造适合中国学生的留学之路,彻底消除低龄化留学的种种弊端,为学生搭建直通世界知名大学的绿色通道。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新京报:2004年,西澳大利亚课程委员会将WACE/TEE(国际大学录取考试)授予爱迪学校,被认为是爱迪真正走出了国际化的第一步,这近十年来国际化办学的过程中,爱迪的压力和动力来自于哪里?
连虓:我们办国际学校的原始动力是出于一种教育情怀,我们是学教育出身的,在澳大利亚也是做老师的,除了教育也不会搞别的。当年,我们想把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带回来,但既不想照搬国内已有的国际学校办学模式,也不想完全模仿国外,我们走的是一条新路,要让社会去接受,必须要不断进步做到最好,这个压力非常大。
2004年爱迪校园竣工后,紧接着西澳大利亚课程委员会将WACE/TEE(国际大学录取考试)授予了我们,从此,中国学生不出国门就可学习原汁原味的澳大利亚国际高中课程,并可在爱迪参加TEE/WACE考试,可以报5000多所世界著名大学,直接去加拿大、美国、英国、新西兰等欧美发达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去留学。这在中国教育界是轰动性的事件。2007年我们第一届学生毕业并且考到了WACE/TEE这种世界性高考的状元,以后连续7年全部是高考状元。到了2009年,我们研发了自己的课程体系,有了自己的知识产权,现在全球181所大学认可我们的课程标准,爱迪的学生可以保送这些大学。这也是不断激励我们前进的动力。
新京报:爱迪能做到被教育界认可的因素有哪些?
连虓:这得益于学校的专业性,具体工作由专业的团队来做,例如:有学术和质量委员会,专门进行课程研发、监控教学质量;签证由国际部专业的团队来做,学生服务中心专门为学生搭建活动平台等。
另外,一个好的教育,应该让不同的学生,能够去享受到他自己要的东西,并且有很好的结果。想冲击哈佛的学生和普通的学生都能够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课程体系,这也是爱迪的办学宗旨。爱迪不是一套教材面对所有学生,我们高中课程体系共有三个:美国体系高中、英国体系高中、澳大利亚体系高中。不论爱迪的学生选择哪种课程体系,于学校而言,需要做好的就是给学生提供最好的学习平台和包容的文化。
国外的大学不是仅仅以分数来决定成功与否。国外大学录取的时候是综合考量的,包括组织能力、管理能力都会考虑。
出国是国际教育的一种形式
新京报:在国外做过老师,从你的视角来看国外的国际教育是什么样的?爱迪现在呈现出的是怎样的国际教育平台?
连虓:在国外教书没有国际教育这么个概念,这个概念是我们中国特有的,它是区别我们国内教育所谈到的国际教育。我曾对国际教育下过一个定义,它应该是在世界主流价值观下共同培养人才的模式,中国教育中优秀的东西也是国际教育中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在办学中坚定:知识体系必须要与国际接轨;管理团队必须要是搞国际教育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可能创立起真正的国际教育的氛围;要有国际化教育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还要有国际化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老师能够继承国外那种好的授课方法,同时还要吸收国内成功的应试教育的经验。
新京报:但社会上对国际教育的理解,似乎出国才是最终目标?
连虓:目前来讲,出国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国际教育概念是说,你除了知道自己身边发生的事儿,还要知道世界的事儿,你不出去你怎么能知道呢。但出国的目的不只是去拿文凭,你是为了融入世界主流文化。
新京报:过去,大家觉得国际学校学习压力小,但现在很多报道也披露,国外名校的高中学习也非常辛苦,你觉得一个正规且具有社会信誉的国际学校学生,他们的学习状态应该是怎样的?
连虓:国外的学习压力与我们应付考试的压力不一样。他们每门功课都需要有大量的阅读,我们是有写不完的作业,他们是有读不完的书;另外,必须每天有两到三小时的健身;还有大量的社团、俱乐部必须参加。
爱迪的学习强度与公办校相比,应该差不多,但又有很大不同。因为在爱迪,很多题目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比如商科,需要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写出报告再去演讲,这个过程辛苦但并不枯燥。
同题问答
1、这10年来对你个人影响最大的教育事件是什么?
大学毕业生,天之骄子,成为了弱势群体,还需要全社会去关心他们的就业情况,是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汗颜的事情。
2、如果回到10年前,你最想做什么?
绝不做教育,压力和责任太大。做高品质的教育,投入的精力和承担的责任很大。我们几乎没有周六日,甚至是春节的休息。
3、请透露你或你的家庭这10年来的教育投资有多少?
100万人民币。
4、请用一句话预测未来10年你所在的教育领域的趋势?
全社会关注和投入教育的现象成为常态,教育不再是单一学校的事。爱迪成为品质教育的典范,并制定出行业的标准。
我看教育10年
十年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科技、经济、文体精英。但在培养一个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时,对他们而言缺少了多元的、基层的、广阔的发展空间。教育与社会基础需求脱节,已经变成越来越孤立的行业,亟待更多的社会人士参与。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赵谨 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李飞